微信号:chinalenglian

中冷联盟官方订阅号扫一扫

关注中冷联盟官方订阅号

预制菜再现舆论风波,背后的冷链思考

近日,一场关于预制菜的争议,正引发公众对餐饮透明化前所未有的关注。

2025年9月10日,罗永浩通过社交媒体发文吐槽西贝餐饮,“发现几乎全都是预制菜,还那么贵,实在是太恶心了”,并呼吁立法强制餐馆注明是否使用预制菜。

次日,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召开媒体沟通会回应,强调按照国家最新标准西贝没有一道预制菜,并宣布将起诉罗永浩维护商誉。

随后,西贝宣布自9月12日起全国370多家门店后厨向消费者开放,展示菜品制作过程。罗永浩则随后悬赏10万元征集西贝使用预制菜的证据,双方争议持续发酵。


预制菜市场的规模与增长

我国预制菜行业已经初具规模,仍存在销售区域小地域特征明显、参与者众多、行业集中度低、规模以上企业较少等问题。

近年来,预制菜市场的爆发式增长正重塑冷链物流产业格局。数据显示,2025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已突破1.2万亿元,年均增速达18%,其中冷链物流成本占比从15%飙升至40%,成为企业竞争的核心壁垒。


冷链覆盖率:看似繁荣下的隐忧 冷链物流的重要性

预制菜从生产到销售的整个过程中,冷链物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预制菜的种类繁多,包括即食食品、即热食品、即烹食品和即配食品等,其中大部分产品都需要在低温环境下储存和运输,以保证其品质、口感和安全性。例如,一份新鲜的预制牛排,如果在运输过程中温度控制不当,就可能导致肉质变差,口感失去鲜嫩多汁的特点,甚至可能因为微生物滋生而产生食品安全问题。


我国冷链覆盖率现状

然而,我国目前的冷链覆盖率却并不乐观。根据相关数据显示,我国预制菜运输环节的冷链覆盖率仅为30% - 40%,远低于发达国家80% - 90%的水平。在一些偏远地区,冷链覆盖率甚至不足20%。这意味着,大部分预制菜在运输过程中无法得到有效的温度保护,其品质和安全性面临着巨大的挑战。

以中西部地区的一些城市为例,由于冷链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,许多小型预制菜企业在配送产品时,只能采用常温运输的方式,或者使用一些简易的冷藏设备,无法保证全程冷链。这不仅导致了产品损耗率高,还使得消费者在购买到预制菜后,发现产品的口感和质量与宣传相差甚远。  


复购率低迷:消费者为何不再“买单” 品质问题引发的信任危机

冷链的不完善直接影响了预制菜的品质,进而导致复购率低迷。消费者在购买预制菜时,最关注的就是产品的品质和口感。然而,由于冷链运输过程中的温度波动,许多预制菜在到达消费者手中时,已经出现了口感变差、营养流失等问题。例如,一些预制蔬菜在经过长时间的常温运输后,变得不再新鲜,口感也变得软烂;一些预制肉类产品则可能因为温度过高而出现变质的迹象。

一位消费者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自己的经历:“我在网上购买了一份预制酸菜鱼,收到货后按照说明加热食用。结果发现鱼肉的口感非常差,没有一点鲜嫩的感觉,而且酸菜也不新鲜,味道很怪。从那以后,我就再也不想买预制菜了。”这样的负面评价在网络上并不少见,消费者的信任一旦被破坏,复购率自然难以提升。  


市场竞争激烈与产品同质化

除了品质问题,市场竞争激烈和产品同质化也是导致复购率低迷的重要原因。随着预制菜市场的火热,大量企业涌入,市场上的预制菜产品琳琅满目。然而,仔细观察就会发现,许多产品在口味、种类和包装上都非常相似,缺乏特色和创新。消费者在购买时,很难区分不同品牌的产品,也难以形成品牌忠诚度。

在某大型超市的预制菜货架前,摆放着数十种不同品牌的预制红烧肉。从外观上看,这些产品几乎一模一样,都是小块的五花肉搭配着浓稠的酱汁。消费者在选择时,往往只能根据价格来决定,而这种价格竞争也进一步压缩了企业的利润空间,使得企业难以投入更多的资金进行产品研发和创新。


消费者认知的影响

部分消费者对预制菜存在认知偏差,认为预制菜是缺乏新鲜度和营养的加工食品。这种观念的存在,使得消费者在购买时犹豫不决,即使尝试购买后,也不太可能再次购买。一些消费者认为,预制菜在加工过程中添加了大量的防腐剂和添加剂,对健康不利。虽然实际上大部分正规企业生产的预制菜都是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,但这种认知偏差仍然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决策。


冷链覆盖率与复购率背离对投资的影响

冷链覆盖率低导致预制菜品质难以保证,复购率低迷又使得企业的销售额难以持续增长。这两个因素相互作用,直接导致了预制菜企业的投资回报率下降。许多投资者在前期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企业的建设和市场推广,但由于产品品质和市场反馈不佳,无法获得预期的收益。

例如,某家投资了预制菜企业的风投公司,在企业成立初期投入了5000万元资金,期望通过大规模的市场推广和渠道建设,迅速打开市场。然而,由于冷链问题导致产品品质不稳定,复购率始终无法提升,企业的销售额增长缓慢。经过两年的运营,企业不仅没有实现盈利,还面临着资金链断裂的风险,投资者的投资回报率远远低于预期。


投资风险增加

冷链覆盖率与复购率的背离,也使得预制菜行业的投资风险大幅增加。一方面,冷链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,而且建设周期长,回报慢。对于许多中小企业来说,难以承担如此巨大的成本压力,这就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。另一方面,复购率低迷意味着企业需要不断地开拓新客户,才能维持业务的增长。而在市场竞争激烈的忄青况下,开拓新客户的难度也越来越大,这进一步增加了企业的市场风险。

此外,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,如果预制菜企业不能有效解决冷链和复购率问题,一旦出现食品安全事故或者负面舆情,将会对企业造成毁灭性的打击,投资者的资金也将面临血本无归的风险。


企业创新发展

预制菜企业要加大研发投入,不断创新产品,提升产品的品质和口感。可以通过与科研机构合作,开发新的加工工艺和保鲜技术,提高产品的保鲜期和品质稳定忄生。同时,企业还应加强品牌建设,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。例如,通过举办美食体验活动、开展线上线下营销等方式,让消费者更好地了解企业的产品和品牌理念,增强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。


冷链技术升级

加大对冷链技术的研发和应用,提高冷链运输的效率和稳定性。采用先进的智能温控技术,实时监控运输过程中的温度、湿度等参数,确保预制菜始终处于适宜的储存环境。此外,还可以发展共同配送等模式,整合物流资源,降低冷链物流成本。